用心生活
用愛生活
用自己原本的樣子生活

0Comments

誰說不能每件事都順順利利?!

新的工作剛接手,一連串緊急事件就接踵而來,如果是以往的我,面對這樣的情況,只會用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態度告訴自己就做吧,往前走吧。而這過程的附加價值就是在短時間內展現自己的能力,尤其在剛進入一個全新環境,還不熟悉人際和流程的狀況下,透過處理這些緊急事件往往是我快速上手、打開局面的最佳時機。 一路走來,我在職場上所累積的信用及被信任感,很多都是來自於由完成那些臨時被指派、突如其來的大小任務。這些事件,無形中也替自己建立在職場上的品牌。也因此在轉職時,常有貴人引薦我到下一個舞台,對於這些伯樂,我真心感謝。 但這麼多年下來,本來一直引以為傲的特質,最近卻讓我感覺到疲累…我的心中開始有疑問: 為什麼我需要這麼拚命、這麼辛苦,才能展現自己在職場上的能力? 一個真的有能力的人,也許需要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及累積,但不該也不需一直需要透過這些累人的過程才能展現自己的優勢吧?! 就好比一個真正富有的人,會需要一直大聲嚷嚷”我很有錢”嗎? 學了催眠後,在了解潛意識運作時,我才真正意識到,原來我一直被某些過時舊有過時的信念催眠了。那些「要夠努力、夠辛苦,才值得被肯定」的想法在此時之前一直被深深的植入我的潛意識中,讓我總覺的,只有經歷重重困難後的成功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成就,以致於日覆一日所展現在外的行為、生活就像被值入程式一樣的機器人,不斷的以努力、用力的方式在運作。 為什麼展現自己能力一定要透要怎麼累? 為什麼我不能輕輕鬆鬆、自在從容的完成每一個目標。再者, 為什麼我需要去展現我的才能,即然是才能就是一種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存在,那它只會自顧自的發光,何必需要去透過『我很努力』的過程才能展現它呢?  到底是誰說———我不能每件事、每個目標都是在游刃有餘、順順利利的狀況下完成呢? 於是,在這個轉念的瞬間,我決定正式跟宇宙宣告: 從現在開始,我的每件事都是順利的,我可以輕鬆自在地展現自己與生俱來的才能,並且閃閃發光. 親愛的,如果你正在看這篇文章,我也想告訴你/妳也是,你也可以用輕鬆愉快的過程去完成你的目標,關鍵在於: 你真正相信什麼,就會創造出什麼的實相。你要相信你可以輕鬆的去經驗你靈魂渴望體驗的事。 不否認有些痛苦、煎熬的生命歷程,的確在推動我們“轉型”,幫助我們重新設定、成長。但我也想提醒你,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若你願意用一種chill的心態細細感受,它一樣會是一幅可以滋養心靈的風景。除非你想體驗那些「吃苦當吃補」的劇本,那自然會有各種挑戰不請自來,又或者你依然相信一段戀情要刻骨銘心,就得要經歷心碎或各種drema的過程,那麼就接受當一個受苦的英雄或男、女主角吧。老實說:它一點都不唯美… 如果有另一種人生劇本,它用輕鬆愉快的方式鼓勵你前進,你願意相信嗎? 在我逐漸”人間清醒”的過程裡,我決定重新設定我信念程式:   我要輕輕鬆鬆、愉快的去經驗生活,去經營任何的關係,誰說不能每件事都順順利利的,誰說我不能來地球,只為了享受這一場愉快的旅程呢? —來自EE發佈於EE, 閃閃發光的靈魂 https://vocus.cc/article/67ef61defd89780001a68467
by RoyalBlue Soul
0Comments

去你的限制

上週日(202411/24)真的是個舉國歡騰的一天,因為台灣棒球隊首次奪下世界冠軍,讓全國團結一致的熱血了起來! 雖然我不是棒球迷,但從前進四強的比賽,我就認真的在電視機前應援台灣隊的每場比賽,因為打從心底的想為台灣隊加油~ 這個冠軍得來不容易,看著每個球員全力以赴的爭取最高榮耀,整顆心也跟著沸騰了起來,尤其在12強剛開始比賽時,許多國際球評完全不看好台灣隊,甚至預測我們是十二強倒數的隊伍。然而,台灣隊卻一路打到東京,殺到冠軍賽,甚至在地主國打敗了極有冠軍相的日本隊。這完全打破了所有偏見與限制!! 想想看如果我們在一開始就接受這些預測,限制了對台灣隊的期望,那麼就不會有那些熱血沸騰,從台灣場邊應援到日本,把別人的主場當自己主場在吶喊的熱血球迷們。更不用說,球員們及教練們若也把自己限制在別人口中不是很強的隊伍,就不會有那麼多精采打擊、漂亮的傳、接球、甚至邁向冠軍的最後一幕雙接殺的感動畫面。丟掉別人口中的限制後,看到球場上的球員,全心投入比賽,用一種鬆馳卻專注的態度的完成這場精采的比賽,也讓這場比賽意外的成了一場另類鼓舞人心的秀。當然,也要謝謝可敬的對手-日本隊一起完成這場精采的比賽。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我們無法100%的發揮自己,是不是也是因為我們被許多想法、外在的眼光、普世的標準所限制了; 這些限制阻礙了我們在生活中的各種決定和行動。如果你感覺自己不敢說想說的話,害怕表達真實的自己,試著和自已對話一下,問問自己被什麼給限制住了。拿掉這些限制,跳出框框後,你會發現真實且充滿力量的你已經開始發光。 所以在覺的卡卡的時候,告訴自己『去你的限制』吧! 讓自己在人生某個場景也能像這場冠軍賽的球員們,鬆馳的享受這個過程,然後發光發亮。
by RoyalBlue Soul
0Comments

不再勉強

在經歷人生階段的變遷後,我們漸漸學會「不再勉強」自己,不再為迎合他人或社會期望而強迫改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放下不適合的關係、接受內向特質、選擇真實的自我。透過自我接納,我們逐步走向豁達,專注於愉悅自身的經歷,進而發現更自在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面對感情的結束、職場的離別,還是內在的自我懷疑,這些過程都是邁向真心生活的必經之路。
by RoyalBlue Soul
0Comments

真誠的力量

在這篇文章中,透過一場生日體驗反思了「真誠交友」的重要性,並引用《莊子·漁夫》中的古語「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來強調心靈成長與真心待人的價值。透過回顧職場人脈的經營體驗,文章闡述了真實自我的力量,鼓勵讀者以真心交友,創造有愛且穩固的關係網絡。
by RoyalBlue Soul
0Comments

心靈雞湯:正能量 or 幹話?

一開始看到這個標題,覺的真好玩! 因為我就是常不小心就寫出心靈雞湯的文字創作者。有時寫著寫著,心裡偶爾會murmur:「這不是廢話嗎?」(差不多就是幹話的意思)。但話說回來,為什麼大家會覺的是幹話? 這個時代的人越來越想認識自己,身心靈這件事也早就不再是什麼神神鬼鬼的話題,反而成為大家生活中願意接納甚至去更深探索的一部分。所以,就算它是幹話,那又怎樣?我還是想繼續寫下去。畢竟地球上這麼多人,愈來愈多人一起說幹話,不是挺好的。 想想什麼時候你會需要心靈雞湯,不就是需要"補一下"時!! 當我們情緒低落或感到疲憊,身邊不一定有合適的傾訴對象,甚至有時候根本不想說話或不想動。這時候,試試翻幾篇心靈雞湯,無論是正能量的文章還是調侃生活鳥事的幹話,只要能讓你想起自己還有笑的能力,那不就夠了嗎?管它是什麼形式的文字,能讓我們找回幽默感、提醒自己 生活還是有很多有趣的事,這不就是它最棒的地方? 另一方面當你覺的是幹話時,可能是你還在"坐而言"的階段,當你付出行動"起而行"了,那個改變帶來的新能量,一定會讓你欲罷不能的想要再了解自己更多,想要探索宇宙更多; 就像喝到一碗清爽的雞湯,讓人回味無窮,想再來一碗的感覺。
by RoyalBlue Soul
0Comments

有花就有神

想要推薦一本書給大家。這半年間已經刷了四次,真的很喜歡(笑…),很少會在短期內重覆閱讀一本書,但每次看這本書時,總可以提醒我「放慢腳步」,寫到著突然意識到我的生活太過緊繃了嗎? ! 這本書的書名是《有花就有神》,作者是須王花神。 作者自幼能夠感知「看不見的世界」。小時候有一次,她跟母親去推拿,推拿師順便替她推拿時,輕描淡寫地說:「暫時關掉這種能力吧。」隨著成長,她總是在現實世界中否定這種感知力,直到33歲時,因為一次腦部手術,她重新開啟了這份能力,並開始在現實生活中運用它。這段經歷十分奇妙,但我不會在此透露太多細節,留待有興趣的讀者自己去翻書。儘管這聽起來有些神秘,但這並不是這本書想表達的部分,作者更想表達的是:看不見的世界一直存在,這個世界和那個世界起於同一個源頭,而看不見的世界佔了95%,我們所在的看的見的世界只有5%。想到宇宙之大,還有好多我們值得我們去查覺的事物,而我們卻總是忙碌於這5%的世界,還常常撞得滿頭包。 既然書名叫《有花就有神》,自然要談談"神"哪裡。書中最吸引我的是作者提到花朵和大自然中有許多精靈般的存在,這些「神奇」的事物勾起了我兒時的記憶。小時候我也深信不疑,總是期待能夠遇見花精靈、樹的守護者,甚至神獸。閱讀這本書後,這種期待的感覺又回來了。每次走進大自然,我都幻想著前方的大個兒: 山或大樹會伸出它們的手擁抱我。光是用想的,已經有總被理解被包容的感覺了。 第二個吸引我的內容是:「疾病是未被照顧的能量阻塞了」。生病其實是因為身體的某個部位的能量沒有得到照顧,才會以疾病的形式顯現出來,讓我們在看得見的世界中意識到它的存在。透過物理治療來疏通這些阻塞的能量,能量可以自然的流動了,身體自然就恢復了原本的健康。身心靈的觀點:病由心生。但如果你還沒找到心病的點,也許從物理上的治療讓身體能量先自然而然的流動,就是一種療癒了。疾病是一張「處方箋」,告訴你如何善待自己的心或身體。若你現在正在身體不舒服的低潮裡,希望你可以好好看看這張處方箋。 第三個吸引我的觀點是:能量是自然流動的,無論我們是否有意識地做了什麼,它都會自然而然地流動。有沒有發現有時生活中,我們在某件事上費盡心力卻沒有結果,因為能量會自動流向需要更多照顧的地方,只是你只留心在你想用力的地方上,無法察覺哪邊已被滿足了。就像流水經過地面,有坑洞的地方總是先被填滿。無為而治就是一種自然的狀態。 最後,想把作者的一句話:「照原本的度量,以不帥氣的自己堂堂正正的生活著」。這不也是一種詮釋「做自己」的方式嗎~ 好好感受「當下」的自己,而不是讓思緒一直往來過去與未來,這樣只是一種「自殘」。用原本的樣子,寬容的接納自己,用自己的步調去生活吧。 這本書真的很棒,推薦給大家,看完後,如果你有不同的體悟,歡迎和我分享 :)
by RoyalBlue Soul
0Comments

改變

最近,生活中有親近的朋友身體出現了一些狀況,和他們聊過後突然感覺到,我們似乎就像那位對自己身體無限壓榨的「慣老闆」,總是把生活中的各種感受和情緒壓抑在我們小小的身軀裡。當我們沒有找到適當的宣洩出口,最終有一天,身體也會承受不住,以不同的方式提醒我們該改變了。這時,我們應該放下固執,靜下心來,聽一聽身體想向我們訴說什麼,或抱怨什麼,它想要我們改變些什麼呢?也許是改變思維,也許是調整生活作息,亦或是改善飲食習慣。因為一成不變的生活,終究與我們天性中追求快樂的部分相互矛盾。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過對某件事、某個人感到衝動,或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的時刻。我們不可能永遠保持心如止水,毫無知覺地活著。 如果你發現自己漸漸變得麻木,生活的毫無動力,不要將原因歸咎於周圍的人或環境。不妨將注意力轉回自己,問問自己:我真的無感了嗎?也許是時候在生活中加入一些「變」的元素了。這些改變不必驚天動地,可以從小地方著手。比如換個髮型、改變通勤路線或交通方式、重新擺設家裡的佈置,甚至嘗試不同的穿搭風格,提醒自己依舊可以美美的、帥帥的。或者計劃一場小旅行,讓自己放鬆心情。總之,這些小小的變化,都能幫助我們重新找回「活著」的感覺——那種自由、快樂的感受。 通常,人們渴望改變的時候,內心往往已經有些「受不了」的感覺。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再猶豫或者忽視它,動起來吧!不要等到身體發出抗議才醒悟過來。先是你想開始動,就已經是一種"改變"了。因為改變思維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當你打破原有的思考模式,去觀察一下,生活會開始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小確幸。光是突然吃到想吃很久的食物,想念的朋友突然訊息你這些都足以讓心感覺快樂和滿足。你只需要去「信任」——相信自己值得擁有更好、更快樂的生活。當你心懷信念時,這些美好的事物自然而然地就會來到你面前。 最近生活有什麼小改變或小確幸嗎? 歡迎跟我分享。
by RoyalBlue Soul
0Comments

我是誰

前陣子看了一本書『開啟多重宇宙的自動書寫書』,因此開始練習自由書寫。我發現,最好的時機,就是我比鬧鐘先醒的那段時間。以往可能會強迫自己再繼續睡一下或開始在腦中編列今天的代辦事項。然而,自從我開始自由書寫時,才發現這是一段超美好的時間, 一個完完全全屬於自己、和自己在一起的"Me time",我超愛的。從催眠師的角度來看,這就是一段潛意識高度活躍的時間,值的好好把握。有時候,寫完了一、兩頁後,我會突然發現最近佔據我"心空間" 或腦容量的事,突然有了答案或方向。而當我放下一些困擾後,整個人又輕鬆了起來。不過,還是想提醒想嘗試的人,剛開始不要一直想找某些事的答案而進行自由書寫,過於目標導向只會讓我們再次回到頭腦的思考模式。最好以一種與自己對話或隨意書寫的心情去進行,才會有意想不到的回應發生。 在自由書寫初期,我依照作者的建議,主要會在書寫時問三個問題。一、今天需要哪些訊息。二、我是誰。三、今天要全力以赴的目標是什麼。其中【我是誰】這個問題特別讓我感到疑惑。這種疑惑感時不時從心底冒出,也無法用文字或語言清楚的說明(所以疑惑啊…)這個題目又很像小時候的作文題目,寫「長大後的志向」或「想成為怎樣的人」一樣,像是個遠方的美景。 剛開始寫時,我還是很頭腦式的思考去回答: 「我是xxx(名字),我是xxx(身份),我是xxx」… 總之,我內心對於自己過於簡單的回答感覺很笨,有一種寫寫交差了事的心態。儘管如此,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書寫,這種疑惑逐漸轉變為對”自己”的疑惑,一種好奇。就像你遇到一個讓你感到興趣的人,你開始想了解他/她的喜好和關注的事。而現在,這個人變成了”我”自己。 「我是誰」的重點其實在於”我”是誰,而不是”我是”誰。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這種疑惑正是來自內心深處。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種觸及心靈的感動——原來,一直以來,我對自己這麼漠不關心,這或許也是我最近對生活感到迷惘的原因之一。但有些事情的開始來自於起心動念的那個瞬間,雖然現在我還在探索”我”是誰的路上,但我相信我對自己會有愈來愈多了解。"學習對自己敏感,你也會開始對別人敏感",這句話來自於一個很有智慧的朋友, Lovely~~~ 下次如果你不小心比鬧鐘早醒,不妨拿張紙開始寫寫吧,也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更美好的自己。
by RoyalBlue Soul
0Comments

身心靈是一堂什麼課

在進入心輪時代的此時,愈來愈多人加入身心靈的探索,疫情時代帶出了線上學習的風潮、AI的運用加速了各種學習,愈來愈多的課程、工具和老師出現。但所有的方式都是一種工具,共同的宗旨都是在引導我們探索自己,然後回歸(自我)中心。 那個"中心"是一種你目前或此生靈魂的學習。而課綱是你(靈魂)自訂的,也許是用什麼心態去學習、怎麼發揮自己內在的力量,怎麼接受愛和喜悅等等… 因著每個靈魂都是獨一無二的,同一個狀況不同靈魂的學習,課題卻不同。唯一的共通點是在喚醒每個靈魂都有強大的力量和恆久累世的智慧,回到自己內在的家。 拿掉那些工具或課程的名字後,身心靈學習是一堂帶領你回到自己心的課程,既然是自己的心,就不會有什麼偶像崇拜、盲目追隨或過度依賴工具或老師。所以時常覺察自己的感受,可以的話,再更深的去看那個感受下的感受是什麼,那麼你已經在學習的路上了,有時當你想做一件事時,它已經在發生了。 所以身心靈是一堂什麼課? 它其實是一個幫助自己透過自我覺察與不斷調整,讓自己愈來愈好的生活態度,課堂上只有"你" ,一個專屬於你的客制課程。期待我們都能透過這些學習,每天都愈來愈好。
by RoyalBlue Soul